
長生風情園內游客正在采摘水蜜桃。 宋邦軍攝
盛夏時節,走進如皋市長江鎮長青社區長生風情園,一股淡淡果香縈繞鼻尖。來自市區的周女士一家興致勃勃地采摘著日川水蜜桃?!斑@里離市區不遠,開車過來30多分鐘,金島生態園、長江藥用植物園也在附近,趁著周末看美景、品水果,太享受了?!敝芘繕纷套痰卣f,過會兒大家還得去嘗嘗有名的長青沙西瓜。
長青社區地處長青沙島東部,南北鄰長江,東鄰通州五接鎮,西部與良種場接壤。近年來,長青社區整合獨特的地理及自然資源優勢,聚焦生態、文化旅游聯動發展,大膽謀劃、高效推進、精雕細琢,以生態旅游“引路”,為鄉村振興加速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、產業發展轉型升級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數持續攀升。
從長生風情園沿著環島東路行往金島生態園方向,柏油路面平坦開闊、干凈整潔,道路兩旁綠樹成蔭,紅色的公益廣告牌點綴其間,潛移默化地傳播文明理念、弘揚文明新風尚。漫步在長青社區,以前干涸狹窄的小河成了水清魚靈的生態河道,泥濘彎曲的農村小路成了花木成蔭的“四好農路”,就連閑置的荒地也華麗轉變為鄉村農產品產銷中心、百姓大舞臺、村民活動中心。
良好生態是鄉村振興的支撐點,是發展旅游產業的關鍵點。近年來,長青社區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,深入開展農村“廁所革命”,加大改廁力度,確保改一戶、建一戶、成一戶、用一戶;大力清理攔河網具、水面圈養家禽、惡性水生植物,對破落建筑進行搬遷,改變社區亂堆亂放亂象,并開展“自己的河道自己管護,自己的家園自己管護”和“美麗庭院”評比活動,通過廣泛宣傳發動、以獎代補等方式,調動廣大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、積極性和主動性,共同打造“水清、岸綠、人和”的“美麗長青”。
通過推進人居環境整治,推動鄉村人文風貌改變,美化鄉村環境,提升鄉村整體素質,長青社區著力發展鄉村旅游,并將旅游嫁接延伸入鄉村,賦能農耕文明,讓鄉村旅游更添田園野趣。
“來來來,這么熱的天,吃一口長青沙西瓜,消暑解渴?!痹陂L青沙西瓜種植基地,種植大戶小楊向過往游客賣力推薦起長青沙西瓜,“咱們長青沙由于特殊的沙質土壤及氣候,種植的西瓜皮薄、肉脆、汁多還甜,大家快嘗嘗,保證吃了還想吃?!?/p>
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。長青社區依托天然的土地優勢,因地制宜建設長青沙西瓜、香瓜、枇杷、水蜜桃等特色水果基地,既鼓了群眾的“錢袋子”,又通過舉辦特色水果采摘節,吸引了大批游客品嘗、采摘,以“果”為媒,蹚出一條“農業+旅游”“農業+休閑”的鄉村振興新產業。
今年疫情期間,“書記直播帶貨”的新路子更是讓長青社區瓜果、永友糧油“田雀”牌大豆油聲名大噪,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。
生態鄉村游“引路”,創新品牌效應“拓路”,深化人文支撐“強路”,長青社區將綠色生態的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的真金白銀,把鄉村旅游與田園經濟、產業發展緊密結合,讓農村風景變成了“錢景”,讓百姓盡享產業福利。
“村里的環境美了,服務跟上了,越來越多的游客聞訊而來,我們的工作不會丟,田里的東西也會更值錢!這筆賬怎么算怎么劃算!”村民王大爺的笑容里,透著滿滿的幸福感和自豪感。
如今,長青社區70%的農戶已經搬進了小區,超九成百姓在家門口吃上了“旅游飯”“企業飯”,錢包鼓了,生活富裕了,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升。長青社區黨總支書記孫建華表示:“在奔向美好生活的路上,長青人民,一個都不能少!”
記者 徐愛銀
通訊員 宋邦軍 王亮亮